2012年2月28日星期二

股神看投資風險

   
2月 28日 星期二 05:41 更新          

【明報專訊】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花幾分鐘的時間,看一遍股神巴菲特每年的「給股東的信」。一如既往,股神討論了公司過去一年投資的得和失。傳媒一般的關注焦點是股神繼承者的問題,較少談論的是,股神如何看待投資風險的問題。


一般基金經理和投資者認為「beta」是量度相關股票的風險,如果「beta」愈高,相關股票的波動性相對大市便會愈大,所以,一般認為這隻高 「beta」的股票相對高風險。股神不同意這個看法,市場的價格波幅大不等於高風險,相反,市場價格波幅小也不等於低風險(後者,在金融海嘯看到不少的例 子,比如一些Sell Put Options相關的投資產品)。

應著眼真實購買力 非帳面值

對於股神來說,投資風險就是該投資使投資者失去「真實」購買力的機會率,因為投資的本質就是要增加「真實」的購買力,而非帳面上的增加。

不過,一般的投資者,特別是散戶,便太過看重市場價格的波幅和帳面上加減。要抗拒短期不能確定的波動因素,我認為最有效的是分段入市,最理想的是用月入的一部分作固定的月供股票,即所謂的「平均成本法」。

用每個月收入的一部分作投資,比較容易預算投資的額度。巴菲特曾說,股票愈跌他便愈高興,因為他能以更廉宜的價錢買到同樣價值的股票;不過,前提 是,他有源源不絕的資金去投資,不單單因為他有很多額外現金買貨,更重要的是,他的主業是做保險,所以保費是他源源不絕的資金源頭。平均成本法,如果不能 做到大跌市、大熊市的時候繼續用同樣固定的額度的資金去買,便完全喪失其意義,因為這條便不是一條平均數。

平均成本法 股價愈跌愈快樂

月供股票使投資者可以做到「愈廉宜愈快樂」。用月入的一部分投資,除非失業,否則是一個強迫自己儲蓄的好方法。另外,市面上有月供計劃,可以每個月 買低至1000元的藍籌股(平時一手藍籌股的起碼入場費是幾千甚至是幾萬),而且佣金也相對低;可以分散風險的同時又減低交易費,一舉兩得。

月供買藍籌 分散風險慳成本

不過,有幾點需要留意。月供股票是假設股市不會像日本90年代後無止境的下跌,永無返家鄉之日;另一個假設是這些股票和企業的價值最終不會是零,所 以比較適合用於藍籌股,而非可變「牆紙」的細價股。最後,這個方法比較適合年輕人,因為時間是投資者的朋友,年紀大或就快退休的投資者便要小心。

黃元山
GNEC投資管理

2012年2月23日星期四

新的一年如何給自己加薪

《華爾街日報》- 不要等著老闆想到你──今年就讓我們給自己「加薪」吧。


佛羅裡達傑克遜維爾市(Jacksonville)會計和金融人才招聘公司Accounting Principals近期的調查顯示,上班族每年花在咖啡和午餐上的開銷可達3,000美元。這筆錢數目雖小,倘若把它節省下來再進行投資的話,對你的財富增長是有所助益的。

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經濟學榮譽退休教授伯頓麥基爾(Burton Malkiel)說:「切莫把它看作僅僅是3,000美元,而要想想如果把它用來投資,就算以低息存入銀行的話,20年或者30年後它會變成多少。」

現如今,企業的獎勵通常都是給予那些業績最出眾的員工,其他員工則可通過更理智一些的消費和儲蓄來自己獎勵自己。如果每年省下3,000美元(即每月250美元),30年後你將攢下90,000美元的積蓄,而那些進行了投資並跑贏通脹的人將能獲得更豐厚的收益。

你應該花些錢在家煮咖啡和做中飯,省下的錢,往遠了說,可以幫助孫兒付大學學費。往近了說,每月250美元還有很多更為明智的用處,例如減少信用卡欠款余額、為下一次工作面試買一套講究的西裝,或者也可用來修理壞掉的汽車尾燈。

盡管如此,許多上班族還是喜歡在早晨為自己來上一杯由專業咖啡師調制的咖啡提提神。想想如今的上班族工作多麼辛苦,難道他們還不應該獲得一些慰藉嗎?

問題在於,這些慰藉花費幾何?看看本文所附的這張表吧。

麥基爾說:「當然,它也有價值,但你要關注長遠來看你會失去什麼。或許你可以在好市多(Costco)或者山姆會員商店(Sam's Club)購買星巴克(新聞 - 網站 - 圖片)咖啡豆,在家煮好咖啡後再倒入保溫瓶中。這樣一來,你既能有咖啡喝,又能省下錢來。」

弗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Fairfax)的作家和理財顧問裡克埃德爾曼(Ric Edelman)指出,很多上班族都會花很多錢在沒有持久價值的物品上頭,他們沒有意識到購物的累加效應。

他說:「有時候,一塊糖只賣75美分。他們認為這微不足道,而且它還能在他們壓力大的時候幫助頭腦迅速得到放鬆。」

「大家這麼做並非出於固執或者抗拒,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這麼做給自己帶來的危害。」
埃德爾曼說,人們往往會在買洗衣機和買房這類大宗支出上權衡再三,但其實每項開支都很重要,錢都是一分一分花出去的。

專家們認為,若要改善自己的花錢習慣,上班族應該追蹤自己的所有支出。信用卡不失為一個監控開支的工具。

埃德爾曼說:「我們談論這個問題時,人們總是左耳進右耳出。但是,當我們詳細列出他們的花錢方式時,它就變得直觀明了。一到月底,你就會大吃一驚了。」

當然上班族也不一定非得從家裡帶午餐和咖啡去上班。田納西州納什維爾(Nashville)一檔熱播個人理財廣播節目的主持人戴夫拉姆齊(Dave Ramsey)認為,實際上,只要你為這些開支做好了預算並且不會破壞更長遠的理財規劃,一年花3,000美元在咖啡和午餐上並無不可。
在忙亂地趕著上班的早晨,自己動手在面包上抹上花生醬、煮上一杯咖啡雖然事小,卻是具有重要意義的理財步驟。

拉姆齊說:「問題在於,大多數人未加思考和規劃便在這兒花個四美元,在那兒又花個10美元,事後也不明白自己的錢都花在了哪兒。你在花錢時得有打算,還得做一份書面預算。」

撰稿:華爾街日報RUTH MANTELL

2012年2月6日星期一

月薪5萬 高管請人難

【iMoney智富雜誌—公司心戰室】


老施以為經濟市道不明朗,很多公司開始節約緊縮,要請人應該容易,但是最近聽到一個故事,又好像並非如此。

老友明姐是跨國集團的地區老總,和老施聊天談到請人之難,不禁大吐苦水。明姐手下的營業部門規模不小,光是專責公司客戶的小組便有8人,小組主管離職已近半年,一直尋尋覓覓,好不容易才從外頭找到比較適合的人選。問明姐個中原委,且聽她娓娓道來。

「我們公司人事變動一向不大,尤其是中層主管級離職的更少,這次出缺,原本以為是件好事,最理想是有機會讓內部有志有實力的同事晉升,又或是從外面 招聘,好讓小組甚至整體營業部門加入新血衝擊一下,可是事情並不如想像中順利。」明姐面對老施這個多年老朋友,暫時放下了平時女悤人的面具。

內外兼備 少之又少

「先說從內部晉升,本來我是看中現在當副手經理的女同事,經驗夠,做事又穩妥,可以勝任。可是幾次找她約談,鼓勵她申請,結果反應是無興趣,因為她不望升職,不想扛下更大的責任,只想安安份份繼續原來的工作,多點時間陪家人小孩,享受天倫之樂。」明姐說。

「本來想想也好,就從外面找人吧,反正申請人也不少。但是一看履歷,看來像樣合適的,普遍要求的薪金又出奇地高,比我們預算的月薪5萬元要多。找到 近磅到位的來約見面試,也不見得合適。有年近五十的,感覺衝勁不足;有的英語能力又未達水平,很難和老外客戶和總部溝通;要是英語夠悤的,又是ABC之類 的半唐番,中文程度太低,怕和本地同事和客戶格格不入,總之是難!」看得出明姐的苦惱。

「還有的是我請人要看外形氣質,因為經常要和大公司客戶接頭談生意,當然希望我們的經理主管行出來大方得體。在酒店行出身的申請人,各方面的條件都 比較像樣,不過可能酒店業生意太好,好幾個面試後都說已經找到工作便推辭了。想不到香港的就業市道還是很好嘛。」老施也有點意外。

不求驚喜 只求平穩

「到了最近,剛好同業的一間美國公司緊縮裁員,讓我找到算是勉強合格的人選。不過我也提醒總部,不要期望太高,否則也會和前任一樣,受不了壓力便掛冠而去。到時又要再找人便夠痛苦了。」既然找到人,明姐應該可以鬆口氣吧。

明姐答道:「非也!新人要盡快適應融入我們的公司文化,和她的下屬和其他主管經理和諧相處,又能做到基本工作要求,那才是成功過渡。」

老施覺得奇怪,不是說從外面找新血是希望給現在的團隊同事來點新衝擊嗎?

「原意是此,不過經過這次痛苦的招聘,我也不敢奢望,只求新人穩穩當當,做好基本,也就阿彌陀佛了。」明姐苦笑地說。

撰文:施伯樂

大企業部門主管,典型香港醒目仔,專為身邊人解決辦公室遇到的奇難雜症,歡迎讀者來電郵查詢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