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5日星期一

成為千萬富翁的八個步驟 – 靠打工儲一千萬?

香港地不曾遠超新加坡,但據數日前既報導指香港(按人均生產、工資增長)已被人追過啦。係提出一個在港適用既「成為千萬富翁步驟」之前,有必要睇下香港仲有咩勁?

請先花時間了解一下
香港而家勁在D樓升得快,大陸人黎香港買野夠多,你賺既錢貶值得好快,人工十年加埋得一成,同埋貪富懇最為嚴重。呢幾年香港人不斷聽到香港既咩咩數據點比新加坡、上海追過等等,但係一講到量度貪富差距既堅尼系數,香港就冇得傾,一定頭幾名有份。講返轉頭,大陸人黎買野,呢幾年既升幅已放緩同埋都係一至兩成既增長,但係尖沙咀鋪租仲係六七成咁加! 你就知道香港生態係打工仔服待外國人,外人國比錢老闆賺,賺埋都係比哂地產商。筆者唔係想係度同你討論地產霸權,而係想指出錢係香港最尾都係流到資本 家。<Greed is good>! Good在引起人爭名逐利既私心,另一方面製造出無數個資本家,而資本主義似在201x年行到盡頭。

打工行嗎? 只會令你更不安穩
你 睇住父母打足一世工,雖然人工唔高但係一家人生活愉快。今日既你諗住自己可以安份守己咁做好工作,就會晚年能夠同今時父母一樣過住平凡又愉快既生活。有呢 個想法未免墮入「實例推斷」呢個圈套。即係幾廿年前買匯豐股票發左達,就相信今日開始買匯豐都會發達呢個爛到唔爛既推斷。大哥幾廿年前你父母出黎做野個陣 冇電腦、冇機器、佢黏膠花都搵到錢。今日你老闆可以係因俾面你先至唔用電腦或機器取代替你! 有在google office加上雲端技術後,大老闆唔需要再聘請咁多中級管理制幫佢報下數,整下excel咁啦。每個前線人員只需要係google打入今日既銷售數字大 老闆即刻可以知成個network既銷售情況。社會只會增加一批低技術貼近最低工資既工作,而減少一些人工好似律師咁利用資訊不對稱去賺較高收入,難用機 器去取代既工作。

同歌舞昇平同你無關
係機器產出力越高,令工人漸被替代但產出貨品數量有增無減既時侯,出現左個現象就係社會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ion)上升,產出量都上升,勞動人工取機器取代而減少令人均生產照樣上升既情況。係未來十幾廿年,你會見社會歌舞昇平及經濟數據每每超出預期,而普羅大眾就面對失業或低收入既情況。最攞命既係,你每個月僅餘既萬餘元人工竟然再比美國政府「印走左」一半! Oh,這是太殘忍了嗎? 但你想一想,美國人會唔會唔再印銀紙,或者唔去整部更勁既電腦黎取代你嗎?

解決方法
社會上九成人都係打工,既然好paid的專業工種漸少。咁仲有咩方法? 1)首先係要認清保持長期富有係要擁有資產而唔係錢。2)你越早略奪資源係手,隨時間一過你同其他人係資產上既分野越大。你有冇諗過點解存錢係銀行付出時間就有利息比你?點解存舊金或桶油係銀行就一蚊利息都收唔到呢? 好明顯你存錢係bank任時間過係銀行有著數你冇著數,而銀行會用一千幾百無風險利潤(息)去蒙蔽你。 但係存舊金或桶油係銀行你就一蚊都收唔到,你同唔同意其實咁就先至你對你有著數呢? 因為無啦啦有錢落袋既野,通常係最爛既。仲有,點解銀行收我每個月幾千蚊息咁著數,我仲要攞埋間樓抵押咁有誠意,都要問左問右補n咁多文件先批個按揭比我 呢?按揭呢樣咁煩求得既野,先至對你最有價值!

將方法列為行動
聽完上兩段可能你諗: 咁即係咪叫我一出糧就走去買哂金同銀? 如果你已經係一個有錢佬應該咁做,至少唔好比自己揸咁多cash,一味「享受」銀行比你既「利」息。當然你睇得本文可能你未成為千萬富翁,咁就要有套搵錢 方法。首先注意筆者不鼓勵用槓桿去倍大手上你開首儲到既資產,而係靠槓桿去為自己賺取被動收入。係人力越見不值錢既香港,你只可以搵多幾個人同你一齊賺錢 而將佢地每月人工上繳比自己先可得享平穩生活。下章大談專才通才庸才係香港向上爬既方法。請like諗樣網,下章再談。


成為百萬富翁的八個步驟 – 起首式

成為千萬富翁的八個步驟

閱畢查理斯
·卡爾森的大賣著作「成為百萬富翁的八個步驟」,感覺是有點「到喉不到肺」。筆者固然知道運用股票作持之以恆的投資能助你「撈」到一筆食過世既數目,但在現今急功近利既香港,大家背靠傳統美德已漸被遺亡既中國,實在沒有人聽得進耳。固諗樣將銀碼及做法稍改,拋出一個係香港行得通既方法,與專頁粉絲討論一番。
 
請先花時間了解一下
首先香港同鬼佬地方係有n個唔同既,咪將「番書」睇完就當「通勝」咁用鬼佬愛租屋,港燦愛買樓。鬼佬要逃稅,港燦少交稅。須知高地價政策在香港一脈雙承,一方面地價被政府無形之手操縱,令地皮唔貴都唔賣出,最多係政府收番唔賣;另一方面賣地得黎既高收益又幫大眾免除(或減輕)交稅之苦,令打工仔易於藏富,投機者減少炒作成本。故幾十年來,無論你打工或做生意,只要你肯儲錢而用於囤地,即可食盡兩邊將資產doubledouble成為百萬富翁。你睇下家中既長輩,當初如肯將搵番黎既錢放入間屋度,而家衰極都有個譜。就算九七年摸頂買樓只要唔係浪翠園都可以當「儲錢」@,咁鬼佬又係咩情況呢?
 
@筆者認同「儲錢」已經係一個唔錯既回報
 
德國買樓投資死x
先睇下德國,佢地六成人係租樓既,共中三成租公屋。後生仔租屋住更近八成。點解佢地每年有25萬間屋起出黎,買樓做按揭要先存樓價一半既抵押金係銀行,收租又要打25%稅,買親樓都要比最少5%徵費。地方大把,人民擁有土地被當作基本福利,有份交稅冇樓住根本對唔住你,所以樓價點都升唔起。親愛的,如果你一味只叫新特首打擊樓價,呢份工實在太容易了相信本諗樣做特首都可以,五年後必交出「成功壓抑樓價」一大政績!
 
仲有,你諗下就會點解鬼佬比香港人更熱衷買債券。又或者咁講,點解香港個債市攪極都攪唔起!
 
頂你個MPF!
再睇下新加坡,與德國不同在於佢唔會猛咁幫人起屋。新加坡政府首步亦會為低下層提供廉房,但進一步會提供渠道等民眾用(MPF)錢 去買入政府興建的樓房,好等有人成為業主及脫離政府提供既房屋保障。因此依賴政府房屋既人數有入有出,不會成為政府一大負擔而需要收重稅或賣貴地去填補。 新加坡係有貴樓既,佢地有私人發展商起樓比人炒。另外新加坡政府係唔會有房委、房協、市建局咁多部門「關照」你,佢地集中一個局幫民眾先上樓、後買屋,慳 番唔少公帑。
 
由此你就知香港真係一個獨特之都,想成功要有特別一套「守則」。希望你睇完本篇文章,唔好再單單相信香港係因為地少人多而令地價急升啦,要知政府政策先至係元兇。文章結尾,引用股民:「回想在1988年,以十多萬元買了兩萬股匯豐,兩個月後,就因股價牛皮而沽貨換馬。假若持貨至2002年中,就是15,000  x $85 = $1,275,000匯豐曾四股合一股,其後又一拆三還未計算十四年來的股息。忽然發覺,日夕追求的東西,其實早已在手,只是自己輕輕放過。#」未能在股海淘金又係衰自己未能持之以恆,太過急功近利,這是股票投資者在歲月催人後的感言。至於成為千萬富翁的八個步驟,恕我賣個關子,請like諗樣網,下章再續。
 
#轉貼自:      -   
仲有結論係如果佢股廿年,「死」得仲慘。(留意文中匯豐股價)